文章来源:由「百度新聞」平台非商業用途取用"https://www.iyiou.com/p/36193"
[億歐導讀]美國路透社報道:新東方留學中介主要存在三點業務涉嫌作假的嫌疑:①留學中介是指導還是“代理”;②機構偽造成績單;③招生官來中國是受賄。這樣的一次事件,所影響的顯然不止新東方與美國投資者,而是與留學相關的每一個角色。圖片來自網絡【編者按】12月2日,路透社放出了一則報道,通過對數位離職員工的采訪,指出新東方在留學中介業務上存在包括涉嫌通過學校招生官為學生獲取競爭優勢、成績單造假在內的多個問題。2016是留學大熱的一年,在行業發展空前繁榮的時候,卻遭遇了嚴重的信任危機?面對危機又該如何解決?本文發于芥末堆,作者怡彭;經億歐編輯,供行業人士參考。12月2日,路透社在美股開盤前放出了一則報道,通過對數位離職員工的采訪,指出新東方在留學中介業務上存在的包括涉嫌通過學校招生官為學生獲取競爭優勢、成績單造假在內的多個問題。當日,新東方股價一度暴跌24.2%,市值蒸發10億美金,創下2012年7月渾水做空事件以來最大的盤中跌幅。此后,盡管新東方通過前途出國官方微博發出聲明,稱邀請美國招生官來華做活動屬正常活動,新東方對各類造假現象持零容忍態度,“一旦發現決不姑息”,卻沒能完全平息此次事件。12月7日,美國多家律師事務所發布公告,征集在此次事件中“受到損失”的投資者,并預備發起集體訴訟。受影響的可能還遠不止新東方那么簡單。在中國的留學中介行業內,除簡歷、學歷造假是明顯的有違職業道德行為以外,文書潤色,代替學生和學校聯系、與美國院校達成“合作”關系等行為都已成為慣例。如果路透社的指控最終被美國官方確認為違規,存在“問題”的可能就是整個留學行業了。留學行業是一個“灰色行業”嗎?此次事件又是否會是一次行業變革的契機?價值“10億美金”的爭議爭議一:指導還是“代理”?在事件爆出后,留學行業迅速出現了一個聲音:“又是外媒在黑我們,照這么說留學機構都關門算了,所有業務都是在‘造假’啊!“這樣的矛盾,源于中美之間認知的不同。在美生活學習5年,在中美兩國均從事過升學顧問指導的Sylvia表示,許多美國大學在招生時,已經約定俗成地將請顧問或者第三方機構的行為歸為獲得不正常競爭優勢的范疇。“美國人認為,如果有錢的學生可以通過升學機構寫出更好的申請書、研究計劃,對沒錢的孩子來說就是一種不公平。”Sylvia說。但其實,美國也存在著針對升學的指導。正在留學行業創業的Dave表示,如果是針對申請書及申請過程的輔導倒也尚可,關鍵是機構是否介入了申請書、推薦信等材料的實際填寫、修改過程。機構在申請中的角色應該是教練而非場上的運動員。而從國內的情況來看,盡管也有以輔導、建議的形式輔助學生自主完成申請的服務存在,但“按照表格填寫詳細信息,其它任務由機構全權負責”的現象仍然非常普遍,甚至機構會提醒學生不要暴露自己的存在。在美國大學的申請中,這無疑是一大“減分項”。爭議二:機構偽造成績單?在路透社的報道中,中國留學機構所提供的另一個令人“亮瞎眼”的服務,是幫助學生偽造成績單甚至學歷,報道中甚至稱其已是一種十分普遍的現象。如果屬實,這無疑是沒有絲毫爭辯余地的“學術造假”。但問題是,大規模的偽造成績單,留學機構有如此大的“神通”?“有個別顧問鼓勵學生找到學校改分是有的,但留學機構大規模的去偽造成績和學歷,可能性不大。”Dave認為,對于此類有據可查的重要文件,留學機構還沒有大規模“作弊”的能力與動機。而出現這樣的問題,則源于中國學生與家長對名校的執著追求。Sylvia說:“在美國,學生們一般會考慮的是哪一所學校更適合自己,比如環境、校風以及畢業學長們的主流去向等等,但中國的家長們大多只看重排名。”對前50名學校的盲目崇拜,可能才是“造假”的最大原罪。爭議三:招生官來中國是受賄?另一個備受關注的事件,則是新東方邀請包括康奈爾大學、芝加哥大學、斯坦福大學等高校的招生官來到中國參加其舉辦的國際教育展。路透社的報道認為,與招生官見面的機會,會導致新東方的學生相比其它人得到更大的優勢。以招生官在線宣講為主要業務的Yunoffer創始人莫凡表示,招生官參與國際教育展,是一個成熟的、被多方所接受的模式。招生官的角色與任務,更多在于闡述學校的特色及對所招人才的期望與標準。“如果招生官沒有為機構的學生提供便利性,如申請材料的指導或在錄取上的傾斜,只是公平的向所有人宣講,就不存在問題。”莫凡說。Dave則表示,另一種鑒別方法是看機構對招生官差旅費的“報銷”是付給了個人還是學校。但無論如何,在調查結果未公布前,一切還不能定論。一輪地震,會怎樣影響留學行業?這樣的一次事件,所影響的顯然不止新東方與美國投資者,而是與留學相關的每一個角色。在一些留學顧問微信群中,對明年的美國申請也已出現了不少悲觀情緒。某留學機構管理人員認為,美國學校對華人學生的錄取率及歡迎程度,都可能出現一定程度的降低,也將大大提升中國學生進入好學校的難度。對于原因,他解釋稱:“這會導致美國學校不能確認中國學生的材料的真實性。從近些年的情況來看,中國學生在上課發言、生活融入以及學術能力上也確實存在著一些問題,退學的狀況時有發生,這也會讓高校們產生許多顧慮。”而從另一角度來說,在美國念高中或念國際高中的學生則可能受到更多歡迎。成績可信,經歷過長期雙語教學,在入學后的融入上也更具優勢。本就已經起勢的“低齡留學”與國際學校,可能真的要迎來春天。而更長遠地看,也存在著美國高校對國際生招生方式進行變革的可能性,如向美國高中一樣增加面試比例、增加現場的學術文章寫作項目等。對于有志出國求學的學生來說,對綜合能力的要求將越來越高。未來,留學行業去向何方?即使是留學行業的利益相關者也承認,不管路透社的報道是否有失公允,這是一個存在問題的行業。但應對此負責的可能并不只是機構們。“中國學生的綜合能力相對還是差一些,不知道怎么充分地表達自己。而且,他們時間非常緊,有時候不得不用‘代理’的方式。”Dave認為,學生需求是一些“灰色”服務產生的原因之一。同時,在優質教育資源分配不均的情況下,家長“先送出去再說,慢慢適應”的心態,也促成了一大批能力不夠卻依靠運作踏入名校的案例。而另一個更嚴重的問題是,中國的C端市場沒有為咨詢付費的習慣。“家長會認為你只是動了動嘴,這個錢掏的不值。”莫凡說。正因如此,在市場需求沒有變化的情況下,即使美國院校風向趨緊,可能也很難在短期內真正改變中國留學行業。特別是對于“包辦型”機構來說,適應美國標準可能意味著業務形態、產品形態的推倒重來,這樣傷筋動骨的變革不會輕易到來。但從長遠看,留學這門生意已經由原先的以信息差盈利,變為了以服務盈利。而隨著中國學生在海外融入等問題的持續發酵,學生與家長對留學機構的需求很有可能會從拿到offer,轉變成真正為海外求學做好準備。另一方面,隨著留學機構“證券化”進程的加速,對業務合規性的要求也正在使機構有動力去尋找其他盈利模式。因此,如“美國標準”所要求的,由賣服務變為賣指導,也并非不可能出現。留學顧問Sylvia一直在從事指導DIY留學生文書、申請書的工作,在她看來,那其實是更大的挑戰。“可能直接替他寫只需要不長的時間,但指導學生改好一篇卻需要反復很久。但這是真正鍛煉能力的過程。”她說。莫凡則認為,即使是始終被詬病的“返傭”模式,也存在著改善的空間。他對芥末堆表示:“沒有通道去打開中國市場,導致了學校以機構為渠道進行招生。而另一種方式可以是,幫助學生提高影響力,提高品牌曝光,建設招生工具、在線互動工具以及管理工具。從傭金模式轉變到公關公司模式,這也是降低暗箱操作可能性的方式之一。”中國教育公司在海外遭遇信譽危機,顯然并非好事。但如果這樣一次事件能夠讓留學行業乃至整個市場帶來一次反思,或許真的能夠間接促進留學行業走向更加規范、良性的發展道路。本文已標注來源和出處,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
關鍵字標籤:海外留學代辦中心推薦
|